苏二宝看到皇帝苏河到达,立刻带人迎接。
苏河看到苏二宝,他惊喜地说道:“二宝叔,你在这里过得还不错吧!”
苏二宝慌张的说道:“陛下,使不得,这可使不得,叫我二宝就好。”
苏二宝作为苏家村少量活跃在官场的普通村民。
他只有一个优点,那就是知进退,从来不逾越,更不会得寸进尺。
皇帝苏河给家乡人一个机会,但也只会给一次机会。
很多人仗着与皇帝是老乡,他们不珍惜这个机会。
很多人认不清自己的能力,他们连稍微富裕的平民都做不了,只能踉铛入狱,被流放到数千里之外。
苏二宝带着苏河一行人,参观唐钢各处。
他们来到最大的冶炼车间,苏二宝敲了敲门外的窗户。
厚重的大铁门上,打开了一扇窗户。
苏二宝无奈的说道:“陛下,冶炼车间大门太忙碌,需要不间断的运送铁矿石和焦炭。
高炉一旦启用,就决不能停止运转,必须要保证物资通畅。
我们就在偏门这里,透过窗户看一看。
偏门里面堆放太多杂物,一时没办法打开。”
苏河看到这个无法打开,只留下一个小窗户的大铁门,他也明白苏二宝的意思。
他透过窗户,看着忙碌的冶炼车间。
苏二宝在一旁讲述,给苏河介绍炼钢的过程。
冶炼车间工人水平高超,他们能凭借炉火的颜色,判断炉内的温度。
一些阀门的开关,都由经验丰富的工人负责。
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,冶炼出来一炉炉钢水。
但很多繁重的工作,都是由蒸汽机带动相关机械。
特别是危险程度最高的倒钢水,已经不需要人力介入。
苏二宝话风一转,表现唐钢取得的功绩。
“陛下,我们已经从高炉炼铁技术突破到高炉炼钢技术。
炼制钢材,再也不需要石墨坩埚。
工人们会根据铁矿石的产地,调整冶炼温度和添加物,冶炼出不同特性的钢材。
陛下,我带您去锻造车间看一看成品的钢材。”
苏河点头,他们一行人在苏二宝的带领下,越过数个车间。
他们走到一个巨大的车间附近,这里面传来刺耳的轰鸣声。
众人透过门缝看到,一块烧的赤红的大铁块儿,被蒸汽机带动的巨大铁锤反复锻打。
苏二宝介绍道:“陛下,这就是舰炮的炮管。
高炉冶炼出来的钢材,经过锻打之后,就成为加工舰炮的钢材。”
苏河看到锻锤不断敲打下,这个大铁块体积渐渐缩小。
锻锤每一次落下,都会带来些许火星。
铁块的形状也发生变化,变成一个圆柱体。
钢铁经过不断的锻打,在进行退火工艺等复杂工艺,加工成炮管之后,才能经受住炮膛内巨大的膛压。
他们如同走马灯一般,快速观看着数个钢材处理车间。
苏二宝指着最大的加工车间说道:“陛下,这是铁轨的加工车间。
现在钢铁厂近乎一半的产量,都在生产铁轨。
铁路公司真能消耗这么多铁轨吗?”
苏二宝十分担心,他们钢铁厂每年生产几万吨铁轨。
他们都是少府旗下的公司,他不怕对方赖账,但怕对方造成极大的浪费。
这些都是上好的钢铁,不能让它们扔在仓库生锈。
苏河笑着说道:“这么点铁轨,不用担心无法用掉。
朕准备建设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两条铁路大动脉。
唐钢一年提供的铁轨数量,连建沈广铁路的数量都不够。”
苏二宝听到这个消息,他瞪大了眼睛,都不敢置信。
他们这一个钢铁厂,一年生产钢铁的数量,比前明十年加起来都多,竟然不够一条铁路铺设。
苏河与苏二宝交谈中,他也详细了解唐钢每年的产量高达十八万吨。
只是唐钢一年的产量,就基本达到五年工业计划,预计的全国总产量。
唐钢每年生产出这么多钢铁,产能还在持续扩张之中。
钢铁行业也没进入到生产过剩阶段,依然还是处在供不应求状态。
主要原因就是铁路和蒸汽机,这两个需要消耗大量钢铁的东西。
苏河对于唐钢的情况,已经有了初步印象,唐钢的表现比他想象的要好。
他向苏二宝询问道:“朕一直关注的特种钢产业,现在有什么进展?”
苏二宝大声招呼道:“于天柱于工,你过来。”
他把于天柱介绍给苏河。
“陛下,这是我们唐钢负责特种钢的工程师。”
于天柱有些腼腆的说道:“陛下,我们已经取得很多技术突破。
请陛下移驾我的实验室,我给陛下介绍相关成果。”
苏河一行人,跟着于天柱来到他的实验室。
这个实验室,就是一个小型的加工车间。
苏河看到很多工人,正在测试不同的合金钢。
于天柱从实验室,拿了两个圆柱形钢材,他兴奋地介绍道:“陛下,我师傅陆金陆院士,一直想破解钢材的秘密。
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,发现冶炼钢铁的过程中,添加一些稀少的金属,就能改变钢铁的性能。
科学院陆续发现很多种新的金属,并对这些新发现的金属进行命名。
我们这才发现,古代一些宝刀宝剑。
它们就是在冶炼过程中,掺杂了一些特殊的金属。
锰就是新金属之中,作用极大的金属。
这是高硬度的锰钢,是极为出色的工具钢,它的硬度极高。
现在的炮管和蒸汽气缸,为了承受极强的压力,它们的材质已经换成钢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